<
d44l小说网 > 修真小说 > 重生之仙裔 > 第81节
    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,就算是有几个御史在旁虎视眈眈,也挑不出他的毛病来。

    堂下跪着的女子,却是抬头直视着堂上高官,丝毫无惧,话语落地有声,”启禀大人,自然是有证据的!”

    不管是坐在堂上的,还是围观的,心中都不由得一愣。

    有证据,怎么可能?

    且不说已经过了那么多年,就是当年刘盈回到京城,身边也不过带了几个心腹,除此之外,所有的西征军都没有回来,又怎么可能有什么证据?”证据就在大堂外,还请大人传人证上堂。”

    已是话到此处,高侍郎骑虎难下,只好传证人。

    他是不想得罪刘国舅的特别是背后的太子的,但是他也还没有站队,名义上还是纯臣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翻起什么大波澜,那他也只好将这个案子上报了。

    果然,须臾之后,衙役们带上来三个人。

    然而这三个人……

    残了一条胳膊和腿的中年男人。

    十来岁面黄肌瘦的少年。

    双目皆盲,满脸皱纹的老太太。

    这三人,都是衣衫褴褛,满面风尘,一看就是不知道受苦受难了多久的穷苦人,在洛京城的贫民巷里,这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。

    然而这三人,在十来年前,却有人人羡慕,吃穿不愁的身份……刘国舅的亲卫及其家眷。

    残废的中年男子是曾经背着刘盈逃出雪山的亲卫,当时逃出来的还有三人,其中一个无亲无故,另外两人一个已经有了儿子,另一个还有高堂老娘。

    虽然这几个亲卫拼死拼活,卖力地将主子救回了大陈朝,然而等待他们的命运,却是一杯毒酒和斩草除根的追杀。

    少年和老太太的供词,可以证明刘盈杀人灭口,杀害了他们的父亲/儿子。

    而那个残废的男子,则可以亲口作证,讲述了当时刘盈是如何胁迫大军进入那个死亡之谷的。”好一个推诿罪责,信口雌黄的无能之辈,奸佞小人!”

    这三人将口供一说,钟御史登时拍案而起义愤填膺。

    他激动的声音都直颤抖。

    扳倒太子的舅舅啊,光杆元帅刘百万这种事绝对可以青史留名,名扬天下,可不正是他毕生所求?

    不然光参些寻常权贵后宅不宁,私德不修,教子侄无方之类的小罪过,又有个毛意思?

    不光是钟御史激动万分,就是审案的侍郎大人,也压抑不住内心的震惊,从座位上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十八年前,他在刑部也不过是个小小的主事,也是听说过少许案情的,当年主张严惩派和暗中包庇派那场旷日持久的交锋,也不过是为了如何处罚而争执,然而那只是认定了主将的无能,并不知道这刘百万居然还犯下了这么多作死的罪啊!

    还有那什么西境的雪山,是要多可怕的天灾,会把数万大军顷刻之间冻入冰山?就是神鬼传奇,都没有这般恐怖的,而这样的事,居然发生在大陈朝的军队身上,如果传了出去,可不正是朝野震惊,就是当今皇上,恐怕也难辞其咎!

    听着几位御史在那里激扬顿挫的历数刘盈的恶贯满盈,高侍郎额头直冒汗,向几人拱手,”诸位大人,此案关系重大,本官位卑职浅,不敢擅专,还是将相关人等收押,将此案上奏天听为是。”

    钟御史还没有从打了鸡血般的激动中恢复过来,手舞足蹈大声疾呼。”不错,此案关系重大,的确要上达天听,但是要将相关人等收押,高大人是不是忘记了什么?”

    高待郎,”……””既然是要将涉案的相关人等收押,高大人为什么不命人去捉拿本案被告刘盈?”

    高待郎瞪圆了两只眼睛,在心里直磨牙。

    捉你妹啊捉,就算刘盈没有官职,人家在京城里也是没人敢惹的,深宅大院住着,少说也有数百豪奴,就刑部衙门这点人,还有一大半是不听自己使唤的,怎么去拿人啊!”这,这……”

    高待郎正想着招架之词,就听见堂外有人朗声道,”哦,刘盈成了被告吗?正好本王与刘盈散步到此,不劳差役,刘盈自可投案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了就是一惊,目光齐齐向外望去。

    但见一个中年男子,锦袍玉带,气度轩昂,身后跟着几个人,正大步而来。

    居然正是有好多年都没有进过京的晋安王!

    第118章 八卦

    晋安王的身后,是几个身手敏捷的随从,其中两人左右搀着一个中年胖子,那胖子可不赫然正是刘百万这厮?

    刘盈身上的锦衣整整齐齐,就是一头有些谢顶的发髻也梳的丝毫不乱,就是眼神呆滞,松弛的眼袋有些发青,行走的步伐也还正常,倒不像是被人强行拖着走。

    然而以刘百万的性子,又怎么可能自己跑到刑部大堂来作被告?

    众人神情变幻,心中各自震惊,望着晋安王这一行人,再回过头来瞧一瞧堂上的原告和齐齐冒出来的证人们。

    心中忽有了明悟,如今的大陈朝,敢于不把刘百万放在眼里的,也就只有皇叔晋安王了。

    不过看刘百万居然自己来到了公堂,难不成是被晋安王先收拾了一顿?

    那么这一段公案,背后的推手居然是晋安王?

    晋安王一行人走进大堂,晋安王还没说话,刑部高侍郎赶紧离座相迎,领着一帮人行下大礼,”参见王爷!”

    晋安王神色淡淡,挥一挥手,道了声免礼,又看向了高侍郎道,”原告被告相关人等都在此,高大人自可接着审案。”

    高待郎在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晋安王面前,身子先矮了三分,为难不已地躬身道,”王爷说的极是,然而此案关系重大,下官位卑职浅,能为有限,不敢擅专,恐怕此案还得交由圣裁才是。”

    晋安王原本也没有指望高侍郎能审出个明白来,目光似笑非笑的瞥了他一眼,便道,”可。”

    晋安王负手而立,虽然只是说了一个字,可那意思却是分明。

    既然交由圣裁,那就要把所有的卷宗证据封存,原告收押,证人安置妥当,卷中证据什么的倒也罢了,安置证人也好说,但这原告收押么……

    高待郎心里飞快的打着转,可终没有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,只得一咬牙,走到刘盈面前,”刘国舅,既然你已经来到了刑部衙门投案,那便得罪了。”

    他心里琢磨着,说不定刘国舅是被晋安王拿住了什么短处,强迫而来,若是刘盈自己能当堂闹腾一番,闹的大了,自然会有各方人马听到动静,比如小刘妃,太子和四皇子什么的,救兵若能及时赶到,自然由他们和晋安王对掐,自己也就不用担着这么大的干系……

    可谁知刘盈己是被那两个侍卫放开,还是一副没精打采失魂落魄的模样,没像高侍郎想的那样大闹,却是嗯嗯啊啊的支吾了几声也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。

    高侍郎只觉得头皮发麻,心想着刘盈也不知道是得了失心疯还是怎滴,连个囫囵话都说不出来,难道今天真的要在众目睽睽之下,将刘盈收押?

    原本滔滔不绝,最喜欢与人辩论的几个御史此时都如同锯了嘴的葫芦,目光炯炯的盯着高待郎,高侍郎几番纠结,只得咬牙喝道,”来人,将本案原告押入大牢……”

    眼瞧着衙役们上来,将有些异常的刘盈带了下去,高侍郎脖子一梗,心想做都做了,倒不如秉公办事,弄的好看些。

    又指了衙差,让送证人和原告下去歇息。

    就听晋安王淡然道,”原告和这几个证人可是重要的人证,不容有失,本王留几个护卫在此吧!”

    眼瞧着几个身手利索的侍卫,已是跟在了证人的身边。

    堂上众人心中登时雪亮,看来晋安王对此案势在必得了啊!

    若那些证人所说的是真的,刘盈这一回估计是保不住肩膀上的吃饭家伙了,就算还能保得住一条小命,抄家流放那是绝对少不了的,有晋安王插手,刘国舅这一回,只怕是凶多吉少……

    有了晋安王强势插手,就算是高侍郎有心想要做一些手脚,也是万万不能的,内心苦逼无比的高侍郎安排好了证人和原告,那头恭恭敬敬的送走了晋安王这个大神。

    站在大门口还没有回转的侍郎大人,这才看到一乘小轿飞一般的向这边赶来,还没停稳,里面的人就跳了下来,险些崴了脚脖子,却顾不上耽搁时间,就急匆匆的上来,一把抓住高侍郎,连珠炮一般地发问,可不正是刑部提高长官丁尚书。

    这丁尚书,可是早就已经投向了太子的,本来下了朝,这位还被太子留了一会儿,商量了几件国家大事,这才出宫门就听说了刑部衙门的大事,这一惊非同小可,催得轿夫们一路小跑,挣命似的这才这般快地就赶到了地儿,等听了高侍郎详细一说,当时惊得面青唇白,心头乱跳!

    这案子,居然是人证俱全,而且连太子的亲舅舅都已经被抓了来,还有晋安王这个惹不得的主儿!

    他如今四十来岁的年纪,晋安王在朝野叱诧风云的时候,他还是个在家练字的毛头小子,虽不曾亲眼得见,也是听说过晋安王如何杀伐果断,铁面无情的,当年没有摘了刘盈的脑袋,那是死无对证定不了罪,如今事实俱在,刘盈又如何能逃得了这杀头的一刀?

    虽然刘盈这个人,糊涂无能,贪花好色,文不成武不就,可捞钱却是有一手,太子要花用的钱,有一半都是从刘盈这儿来的,可以说刘盈就是太子的钱袋子,而且刘盈再不好也是亲舅舅,身为当朝太子有一个因为坑害数万大军被处死的舅舅,可不是名望大大有损?

    要知道这六万人,牵连甚广,且不说那些毫无背景的普通士兵,就是那些中下层的将领们,也多是世袭军户,父子兄弟什么的众多,从前不知道西征军全军覆没的原因倒也罢了,如今那证人所说的大白于天下,岂不是要让大半个大陈朝的军中武将恨透了刘家?

    恨透了刘家,又如何能对流着刘家血脉的太子有好感?

    而早已经安居太和城的皇叔,突然进了京城,一出手就将太子系的重要人物斩于马下,而且将大大有损太子的实力,这位皇叔,究竟意欲何为?

    只觉得大事不妙的丁尚书,连刑部衙门的大堂都没进,就心急火燎地又坐回了那顶小轿,急匆匆的去寻太子报信了。

    高待郎站在大门口,望着那颠簸小轿的影子消失在街口,忽然胡子一翘,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。

    危机危机,既是危险也是机遇。

    □□这回杠上了皇叔,若是太子这一系大伤元气,这老丁还能坐得稳尚书之位吗?

    高侍郎把手抄在袖子里,慢悠悠地踱步而回……

    晋安王偕新娶的晋安王妃进京啦!

    一进京就出手,要重审十八年前光杆儿元帅刘百万的旧案呢!

    这两条劲爆的大消息,如同野火一般的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。

    刘盈这些年身为盐商,囤积居奇,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事情也不知道做了多少,虽然比起早年不知天高地厚那会儿,已经是收敛了些许,可背后有大靠山的刘家,族人近百,门客豪奴少说也有上千,在京城里,为非作歹的事情哪里少得了?

    只不过刘家靠山硬,被欺压过的老百姓无处申冤,只能敢怒而不敢言罢了,如今听说刘家即将倒霉,几乎人人拍手称快,都积极的打听审刘盈的日子,就等着这厮被判了死罪,大家买鞭炮来庆祝呢!

    跟被大家恨之入骨的刘盈相比,晋安王却收到了赞誉无数。

    好些年纪长的老者们都还记得,当年晋安王暂摄朝政的时候,那会儿京城的治安好的很,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官,一个个都很老实,什么贪赃枉法收受贿赂的,根本就不敢沾,那时候收的各种税也少得多……

    唉,怎么不是晋安王当皇帝爷呢!

    还有那位神秘的晋安王妃,也不知是如何的天香国色,居然能让不动凡心的王爷青眼有加,不嫌弃对方身份低微只是个寻常民女,娶作了正妃?

    虽然说王爷的年纪大了一点,可人家身份贵重人品好,当年可是京城闻名的美男子来着,一嫁过去就是超品的亲王妃,这天下哪个能比?

    若是再生个儿子,哈,这富贵双全的日子,那可就太美了!

    秋阳明媚,秋风微寒。

    洛京城的王府内一所精致华丽的庭院中,与往日不同的此时,多了几分人气。

    环佩声响,两名面容清秀的宫装女子动作优雅恭敬的打起门上的云锦帘子。

    女子缓步而出,按品盛装,步态娴雅高贵。

    数名候在廊前的宫装侍女立马上前服侍……打伞的,捧妆奁的,抱熏炉的,林林总总,前后足有八个!

    这位就是如今京城大热门的话题人物,那位飞上枝头变真凤的王妃娘娘了。

    虽然传说中这位王妃娘娘出身不高,可瞧这位气度非凡,王爷对她又疼爱有加,这些留守在京城的王府侍女,谁也不敢小瞧了这位娘娘,不管心里如何,表现的都是异常恭敬。

    前呼后拥的王妃娘娘,出了内院,在垂花门外坐上了代表晋安王身份的豪华马车,马车平稳地出了府,向皇宫方向行去。

    今日刘盈案重审,却也是晋安王妃收到贵妃娘娘的请帖,正式进宫相见的一天……

    第119章 开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