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l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与花共眠(重生) > 第33节
    赵长史笑道:“大人勿惊,我也只是来传王爷话的,且让我说完再议。”

    应兰风一怔,赵长史将笑脸收了,改做正容,道:“王爷说,叫我去传他的话:王爷敬大人是个有骨气的,所以不肯十分为难,但若大人仍是一心选择林沉舟那一边儿停靠,可要好生掂量掂量,王爷是天潢贵胄,姓林的不过是个区区御史,就算再怎么被皇上重用也好,终究只是一时的!王爷跟皇上却是手足,打断骨头连着筋的,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,大人若真的想‘莫道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’,且看好了再站不迟!”

    应兰风听了这话,如痴如醉,如傻如呆,他竟不知自己何时竟真个儿成了肃王爷眼里的香饽饽了,而这位爷当着小唐的面儿说这些出来,总不能不知道小唐乃是林沉舟的心腹?

    赵长史说罢,仍皮笑肉不笑似的道:“大人可掂量着行事了?我的话已经带到,也不耽搁了,告辞。”说着起身,向两人行了礼,便出门而去。

    剩下应兰风跟小唐茕茕相对,小唐仍是泰然自若,叫了伙计来添水添茶。

    伙计去后,门又掩上。应兰风看着他,道:“我竟是猜不透,唐大人,当着明人不说暗话,索性摊开来说明:你们究竟是想要如何呢?”

    小唐微笑相视,道:“应知县还不明白?自然是想你选边儿站了。”

    应兰风啼笑皆非,把心一横,道:“你们一个是狼,一个如虎,我却要往哪里站?我自然谁也不站。”

    小唐摇头道:“既然你知道这都是虎狼之辈,若你谁也不站,虎狼齐心,你却往哪里逃去?”

    应兰风倒吸一口冷气,看着小唐的眼神,忽然间心头灵光一动,脱口说道:“我知道了!原来你们是想让我投靠肃王!”

    屋内并无他人,应兰风把今日所见所闻,以及跟小唐所谈的话尽数跟李贤淑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李贤淑满耳的“肃王”“林御史”,也早已“如痴如醉,如傻如呆”,更是做梦也想不到刚从七品知县的位子上爬回京内,忽然之间就有两个这样的厉害角色来“泰山压顶”。

    两夫妻你看着我,我瞪着你,两两无言。

    而在室内,应怀真听着这些话,也是心跳加速,两耳轰鸣。

    起先应怀真之所以猜中应兰风遇见的人是小唐,一是因为应兰风说了是泰州遇见的旧相识,如果真的是徐姥姥等人,就不会说是“相识”了,而人在京城却又能于泰州遇见的,最大的嫌疑就是林沉舟跟小唐两人。

    应怀真之所以不猜林沉舟,是因为林沉舟毕竟是人人望而生畏的监察御史,若真个儿遇见的是他,应兰风就不会用如此轻松的口吻提起了。

    再加上应兰风最近正疲于奔命,如果遇到的是其他闲杂人等,他也不会有心应付,更不会还郑重其事地拿出来说了。

    故而一猜就中。

    然而听到应兰风说完跟小唐见面的情形,应怀真喉头发干,心跳加快。

    她几乎就忍不住冲出去告诉应兰风:肃王那个人,投靠不得!

    让当时对朝堂事务丝毫不关心的应怀真也记忆鲜明的是:肃王最后被判以谋反之罪。此案牵连甚广,甚至应兰风最后的倒台,也跟这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    她还隐约记得,起先查肃王案的时候,应公府内人心惶惶,每个人都是一副即将大祸临头的神情,甚至有流言悄悄散布,说应兰风也牵扯其中,下一个要查要倒的必然是他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人敢对她说什么,但那种恐惧弥漫的氛围,却无法阻挡。

    后来应兰风不知用了什么法子,居然风平浪静了下来,一直到两年之后,凌绝反判,大理寺跟刑部才联手复又彻查此事,在应兰风的罪状上又添新的一笔:勾结肃王党羽,行谋逆之实。

    应怀真双足落地,软绵绵地如踩在云端,她攥紧双拳,心中乱乱地想着该如何去开口,才能叫应兰风别去碰肃王。

    忽然外面李贤淑如梦初醒地问:“那、那最后到底是怎么样呢?”

    应兰风笑道:“也不怎么样,总之我是不去投靠肃王的,任凭他们怎么都好,实在逼得我急了,我只认了我是林御史一派的罢了,好歹也有个贤名不是?”

    听着他这般轻松的口吻,李贤淑也才忍不住笑了,啐道:“我的魂儿都飞了,你还有心说笑呢。”

    里头应怀真听到这里,眼睛一眨,那堵在心头的一口气也才慢慢地缓了过来,握紧的拳也渐渐放下。

    又听李贤淑道:“这唐大人也委实的可恶,竟要你投肃王,这不是与虎谋皮?”

    应兰风叹道:“他们正是这个意思,故而我打定主意,才不做他们的棋子。”

    应怀真听到这里,不由也暗暗地怀恨小唐,心道:“今日我才信了,‘唐叔叔’你果然不愧是凌绝的恩师。”

    想起小唐浅笑的模样,恨不得张手去抓几把,把他的笑脸抓破了才好。

    应兰风既然打定主意不去投靠肃王,他自忖自己的仕途只怕越发会艰难,虽然不再轻言放弃,然而也要为自己做了点儿打算,加上李贤淑说府里住的艰难,他便想着不如趁机搬出去罢了。

    只是近来府里正筹划老太君的生日,人人各行其事,十分忙碌。

    应兰风跟李贤淑商议了一番,觉着好歹给老人家做完了这个生日再议此事不迟,免得又另生波折。

    应老太君做寿这天一大早,应公府就开始忙碌,天刚明,满朝文武各色官员的车驾便鱼贯来到,其他的威武将军府,武安侯府,锦宁侯府,忠义伯等各府里都有专人前来贺寿,除此之外,庆王府跟肃王府竟也派人送了表礼过来……委实排场非凡,极为热闹。

    府里又安排了戏班,热热闹闹地连唱了三天大戏。

    对应怀真而言,这种场面可谓是屡见不鲜,见怪不怪了。她前世因应兰风身居高位,故而其华美盛大,竟比此刻有过之而无不及,所以不管见了什么都只是懒懒淡淡地罢了。

    但对李贤淑而言,却是目眩神迷,眼花缭乱了,几乎不知身在何处。

    第一次见识这样的奢侈靡费的排场,又是那么多的达官贵人齐齐蜂拥而至,各家的女眷们也都打扮的珠光宝气,不是几品夫人就是某某诰命……李贤淑一时几乎连话该怎么说都不知了。

    等稍微定了定神,才看见许源领着好些丫鬟婆子,泰然自若地颐指气使,又去逢迎各家的贵妇名媛们,其灵巧自在,游刃有余,简直让李贤淑大开眼界。

    从这等空前的大场面里,李贤淑才亲见识到许源的不同凡响之处,那份鹤立鸡群宛若能指挥千军万马似的气势,简直不似一个后宅妇人会有的风度。

    李贤淑捏着帕子,凝眸暗看许源的所作所为,心中不知为何竟有股微微地热血涌动,一时竟说不清那是何种滋味。

    李贤淑在前厅之时,应怀真却受不住那股闹哄哄的气息,那满眼的笑脸满耳的笑声让她不由想起前世的种种,虽身处锦绣堆里,胸口却阵阵地发闷,终于趁着老太君正搂着应春晖跟各家太太姑娘们说话的功夫,便偷偷跑了出来。

    远远地一直跑到花园里,耳旁没了那些说笑聒噪的声响,又嗅着扑鼻而来的花香气,整个人才长长地舒了口气。

    正觉舒心的功夫,便听到有人惊喜地叫了声,道:“小怀真,你怎么在此?”

    应怀真听了这个声音,便知道是郭建仪,她暗自挑了挑眉,心道:“真真是狭路相逢!”慢慢回过身来,才要说话,整个人忽然似被雷殛了一般,僵冷原地。

    郭建仪正笑着向旁边招呼,道:“小绝快来,不是整日家要见我二表哥么?如今倒先见着他的女儿了……”

    应怀真手脚都不能动弹,连眼珠子也像是冻住了一般,眼睁睁地就看到有个人自花丛后徐步出来。

    他走前了两步,将应怀真从头到脚略一打量,淡淡冷冷地说道:“是个小丫头。”

    应怀真心想:这才是狭路相逢。

    ☆、第 38 章

    这来人一身白色的缎子服,发端镶着一颗无瑕明珠,浑身不染纤尘,有飘然出世之姿。

    一张脸更如霜雪,双目像是浸在冰水中的黑水晶,明澈里透出几分寒意。

    跟郭建仪两个站在一处,虽然都是身负稀世之才的俊美少年,但一个好像孤高冷月,一个却似暖阳,迥然不同。

    这人自然便是应怀真的“心腹大患”,——凌绝。

    两人刚刚照面,只听凌绝哼了声,道:“不过是个小丫头。”

    虽然如今的他不过是个稚嫩少年,那副略带高傲冷意的口吻却似一个信号。

    应怀真脑中走马灯似的浮现许许多多昔日相处的场景,渐渐地那马灯越转越快,又像是彼此撞在了一块儿,令人眼晕头昏,胸闷憋气,而她耳畔也有许多嘈嘈杂杂的声音涌了上来,争先恐后似的挤逼。

    应怀真此刻只觉自个儿如溺水之人,被一波一波的巨浪包围推挤,眼前金星乱闪,胸口的那股子闷气也越发涨的难受,层层叠叠,令人难以承受,终于“哇”地一声,竟是忍不住吐了!

    郭建仪早见她脸色不对,正到了跟前查探,才问了一声:“怀真你如何了?”就见她涨红着脸,双眉微蹙,张口竟是吐了。

    郭建仪自是想不到会出现这情形,顿时就被秽物弄脏了半幅袍摆。

    不料方才凌绝见他上前来,便也跟着走前两步,本正高冷地斜睨应怀真,谁想到会有这一出?当下躲闪不及,也遭受了池鱼之殃。

    凌绝先是愣怔,仿佛无法置信一般,然后双眉紧皱,猛地往后退了一大步。

    凌绝退后三尺,旁边郭建仪却反而着急地上前,忙蹲下身去扶住应怀真,又惊又忧地道:“这竟是怎么了?好端端地……”

    见应怀真唇角仍沾着些许秽物,脸色且还大不好,就忙又去怀中掏出一方丝帕来,轻轻地为她擦拭干净,一边仍紧锁双眉喃喃道:“是吃坏了什么不成?”竟一味地关心,毫无嫌弃之色。

    应怀真吐了一吐,整个人反而清醒许多,她抬眼看向前方,酸涩的双眼中,见凌绝一脸嫌恶地正低头查看那被她弄脏的衣裳。

    应怀真望着那略有些熟悉的表情,忽地想起来:凌绝是个好洁之人,便是俗称的“洁癖”,记得曾有个丫鬟不知死活地碰了他的衣角……自此应怀真就再也没见过那丫鬟。

    对他而言,被人这样招呼,恐怕是前生也不曾有过的待遇罢了。

    应怀真忽地想笑。

    其实在此之前,自打重生后,应怀真便想过若有朝一日跟凌绝相遇,那将会是什么情形,然而这念头只不过是一闪而过罢了,因为那人给她留下的伤痕太狠太深,故而竟从未敢细细地设想过,只是想着此生最好不相遇也就罢了。

    没成想,偏在今日今时不期而遇,更加想不到,初次相遇会是这样的情形。

    不过老天这样的安排,倒让人大为满意——起码才相逢,就送了他一份绝好的礼物,竟比所有能预想到的都好了。

    毕竟就算是让应怀真事先准备,只怕她也想不出这一招:会叫凌绝露出那副恼怒恨憎、却偏偏无可奈何的表情。

    应怀真心中念头转来转去,五味俱全。

    而郭建仪见她一声不吭,整个人呆呆怔怔,一双原本灵动的眸子也是定定地,直勾勾看向前方,仿佛中了邪魔似的,纵然他是个稳衬之极的人,也不由心中暗惊,问了两声不见答应,便索性一把将应怀真抱住了,道:“怀真别怕,小表舅带你去看大夫。”

    那边凌绝见他竟要离开,忙唤道:“哥哥!你做什么去!”虽然叫,却不上前,脸上表情复杂,仿佛是恨不得叫郭建仪赶紧扔了应怀真了事。

    郭建仪闻声回头,见凌绝兀自举手撩着那脏了的半副袍子。郭建仪便道:“小绝,恕我不能再陪了,我要带怀真去看大夫,你自行先回去罢。”说完了,拔腿就走。

    凌绝本要叫住他,见状只能作罢,唯有皱紧了眉头目送而已,不料正对上趴在郭建仪肩头应怀真的双眼。

    凌绝一愣,只觉得这女孩子看着自己,那眼神十分奇特,他竟无法分辨里头究竟是何种情感,喜怒哀乐……又仿佛都不沾边,倒是有些凉凉的淡淡的……如秋日的湖水,叫人看不透。

    目送两人离开,凌绝低头看看自己的袍摆,越看越恼,咬了咬牙,终于还是忍不得,举手把那衫子脱了下来,含恨带怒地扔在地上。

    且说郭建仪抱着应怀真疾走了片刻,应怀真忽然道:“小表舅,不要去找大夫,我好了,你放我下来好么。”

    郭建仪哪里肯听,低头看她,迟疑问道:“真个儿好了?去看看大夫妥帖些,方才你的脸色很是苍白,是先前吃坏了东西?”

    应怀真只得应着,道:“大约是吃坏了,然而已经吐了,吐出来就自然好了。”

    郭建仪见她坚持,便往前又走了一段,才将她小心地放在湖畔的青石之上,蹲下身子端详她的脸,又抬起手来摸摸她的额头,道:“果然是有些发热,照我看还是大意不得,你这样小,病了不是好玩的。”说着便东张西望,想要拦住个来往的下人,叫去传大夫来看。

    应怀真看着他双眉微蹙眼中带忧的神情,心中微微一动。郭建仪此刻这份关怀,却是发自内心绝无作假的。

    许是刚才见过了凌绝那世间第一的冷心冷面之人,所以竟不再似先前一样避忌郭建仪了。

    应怀真轻轻叹了声,心头微觉出几分暖意来,又看到他袍摆仍是湿着,便道:“小表舅,对不住,弄脏了你的衣裳。”

    郭建仪闻言才低头看去,却不以为意道:“别管这些,只要你人没事儿,一件儿衣裳算得了什么呢……你如今觉着怎么样?”

    应怀真缓缓摇头,心兀自乱跳。

    此刻那些丫鬟仆人多数都在前头伺候,此地经过的人竟少之又少,郭建仪温声劝说:“怀真,我抱你回房去好么?”

    应怀真定了定神,道:“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就好了。小表舅,你忙的话自去就好,不用管我。”

    郭建仪便笑道:“瞎说什么?此刻还有什么能比你更要紧的?小小地年纪,倒是会多心乱想。”

    应怀真不由地也跟着笑了笑,道:“那……那方才你那个、那个……”

    郭建仪知道她说的是凌绝,便笑道:“你是说小绝?他是锦宁侯的次子,名唤凌绝,今日同他哥哥一块儿来给老太君拜寿的……你大约不认得他们,想当年老侯爷在的时候,跟应公府交情甚好。”

    应怀真低头默默不语,郭建仪见她的脸不似方才那样红了,略微心安,便又道:“其实他虽然年纪小小,然而才气纵横,很了不得,偏是个冷淡的性子,轻易不肯出来应付这些场合的,只是先前听说了你父亲写得那首诗,他竟倾慕不已,仿佛得了知己……每每念着想见一见表哥,今日才特来了的……对了,你若有什么不舒服的,要即刻跟我说,知道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