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l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与花共眠(重生) > 第347节
    一念之间,忽地又想到小唐吩咐自己之时那八风不动之态,不由又想:“尚书当初命我透信儿给她……是不是也早想到了那小丫头会真的行事起来?还是只为了考验她、让她知难而退之意?可尚书自不至于有闲心要吓唬一个女孩子……只怕当初吩咐我之时,就已经算到了她一定会执拗行事……唉……”

    陈基琢磨了会儿,一面儿觉着王浣溪是求仁得仁,且看她如今倒是一副自得其乐、踌躇满志似的模样,显然乐在其中;另一面儿却又觉着,让一个娇嫩的女孩儿去做那些男人们都难办成的危险之事,未免有些不忍心……左右徘徊,想不明白,只得低头自去了。

    如此之间,转瞬到了三月,便是王浣纱跟程家公子成亲之日。

    李贤淑早便将一应嫁妆等替她打理妥当,至出嫁这日,前来恭贺的宾客云集,又轰轰地热闹了一场。

    程公子前来迎亲之时,堂上拜别父母,王浣纱跪在地上,着实磕了三个头,才哽咽不舍地去了,惹得李贤淑不由湿了眼眶,又因想到昔日怀真出嫁,更是落下泪来。

    怀真因有身孕,不便前来,只小唐一人来到罢了。只是这婚宴之上,却也仍少了王浣溪,原来在浣纱成亲之前,浣溪便叫王曦带信,说是因有要事……不便前来,叫浣纱见谅……

    自打浣溪去了女学,行事便是这般,有几分独断专行之意,姊妹两人更极少见面,今儿是浣纱的大日子,她仍是如此……浣纱不免有些伤心,然而因应兰风李贤淑等待她真如家人一般,亲亲热热,无微不至……因此浣纱便压住心底感伤,横竖只浣溪平安无事就是了。

    而在程公子迎了浣纱去后,中午开了宴席,众人和乐一番……将近黄昏时候,人才渐渐散去了,小唐因惦记着怀真,也欲告辞而去,应兰风亲送他往外。

    谁知还没出门,就见门外匆匆来了一个人,细看竟是王浣溪。

    应兰风因她先前不回来陪着浣纱,正略有微词,然而浣溪是个自有主张的,何况浣纱都绝口不提,应兰风自然也不便多说,这会子看她忽然回来,应兰风不由诧异,便站住脚。

    浣溪走到跟前儿,早就看到小唐,脸上略有些不自在,却向着两人行礼完毕。

    应兰风便道:“你如何这早晚才回来?可知你姐姐的好日子,你本该在呢?”一语方罢,便见浣溪拽住袖子,道:“义父……且去书房说话,有要紧事。”

    应兰风一愣,却见浣溪紧皱眉头,焦急望着他……小唐在旁相看,也微微诧异,谁知正在这会儿,却见一队人从外进来,为首一人,却是素日跟随凌景深的副手、镇抚司的卫长朱淮,上前行了礼,便对王浣溪道:“姑娘如何擅自离开了,快请随我回去。”

    浣溪神情紧张,只盯着应兰风,竟不愿去似的。

    应兰风见这情形蹊跷,便拦住笑道:“不知有何事?今儿小女大喜,朱大人不如喝一杯喜酒再去?”

    朱淮也笑道:“应大人美意相请,本不该推辞,只是我等奉旨行事,不敢怠慢,留着以后再喝罢了。”

    应兰风怎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地位殊然?纵然是一品大臣也不敢轻易得罪。

    小唐这会儿见了,便道:“到底出了何事?”

    朱淮知道他素来跟凌景深交情深厚,又跟别人不同,便往旁边走开一步,小唐会意,也走到跟前儿,朱淮才低头:“唐尚书恕罪……”不敢一味隐瞒,遂低声道:“王姑娘仿佛从那扶桑细作口中探听到什么消息……不知为何她竟不肯说……还私自跑了出来……”

    小唐听闻,心头一震,不由回头看向王浣溪,却见她正死盯着应兰风,目光中透出焦灼忧虑之意。

    ☆、第 297 章

    且说唐毅听那镇抚司的来人说罢,自是震惊,知道王浣溪这般不顾一切回来,只怕事出有因,且还是同应兰风相关。

    然而众目睽睽之下,又如何能公然徇私?只怕轻举妄动的话,反而坏事。

    于是少不得仍是不动声色,只又看了应兰风一眼。

    应兰风对上小唐的眼神,又看向浣溪,有些踌躇。

    先前王浣溪回府,便把自己如今跟随凌景深行事说了一遍,当时应兰风十分诧异,虽不明白凌景深到底用她做什么,却自懂得但凡跟镇抚司相关,定凶险万分,绝不是女孩儿家能参与的,便竭力阻劝。

    谁知王浣溪早已打定主意,任凭应兰风陈列各种利害,仍是死心不改,一意要去。

    应兰风见她那样坚决,倒也没有法子。试想,——倘若是亲生的,倒也使得,纵然是强关起来、或者打上一顿,也务必要拦住不许的,可偏偏王浣溪是义女,若一味阻止,她反而以为是害了她似的,自也不能如亲生的一样打骂。

    因此应兰风见无法挽回,又想到凌景深为人虽则深沉难测,但他又跟唐毅最好,只看在小唐的面儿上,总不至于就生生把浣溪害了……于是便只叮嘱了一番,自放她去了。

    如今见是这个情形,应兰风倒并没担心别的,只忧心镇抚司的人对王浣溪不利,便问道:“浣溪,他们可是为难你了?”

    王浣溪眼圈儿微红,见他误会了,忙摇头道:“并没有,上下都甚是照料。女儿今日、只是因为……别的事……想同义父说……知。”

    此刻朱淮咳嗽了声,竟笑道:“应尚书放心,如今尚且当着唐大人的面儿呢,何况姑娘也算是我们镇抚司的人,自然更加不会对她有丝毫不利。只是有事还须请她回去一趟罢了。”

    应兰风松了口气,也知道强留浣溪不得,便也和颜悦色对她道:“既然有要事在身,你且去罢,等事情妥当了再回来便是。”

    王浣溪沉默片刻,终于道:“是,义父保重。”当下回过身来,同镇抚司一干人等往外而去,临去却又看一眼唐毅,目光相对,眼神复杂难言,到底忧心忡忡地去了。

    镇抚司众人去了后,小唐因对应兰风道:“岳父留步,我且随去探一探……看看是否另有他事。”

    应兰风叮嘱道:“替我留意浣溪,唉,当初她一心要去镇抚司,我已经不乐,只是拦不住她,如今到底不知如何了……”

    小唐笑道:“王姑娘倒像是如鱼得水似的,岳父只管放心。”

    应兰风点头道:“是了,我一时忘了,你同凌大人素来交好,纵然看在这宗儿上,他也不至于亏待浣溪,罢了,你且去。”

    话说小唐随后来到镇抚司,门上望内通报,里头迎了进去,却并不见凌景深。

    小唐略有些意外,若在平日,听闻他来到,景深即刻便要出来相见,今儿竟一反常态,自然是因有要事绊住脚了,而目下,这所谓“要事”……只怕……

    小唐便自在厅上坐了,只随意问那下人道:“你们大人可在?”

    那人陪笑道:“在呢,此刻正在问事,只怕不得脱身,待会儿便出来跟尚书大人相见。”

    小唐道:“他倒是越发忙了。”便坐了吃茶,心中暗自思量。

    顷刻间,果然见凌景深出来,小唐微笑道:“如今要见镇抚使一面儿,也是难得,不知在忙什么?”

    凌景深自知道他的来意,便开门见山问道:“你是为了你那义妹而来?”

    小唐笑了笑:“先前她匆匆回应府……我正好在场,瞧她那神色,倒像是有话跟应大人说,不知是什么要紧的事儿?你们的人竟追命似的把她追了回来……方才你又耽搁了这会子才出来,只怕如今已经水落石出了?”

    两个目光相对,景深见他已经猜着一半儿,便叹说:“不错,正是追命似的事儿呢,也有些水落石出,只是我倒不知该如何跟你开口了。”

    小唐淡笑道:“简单的很,若是方便开口,便只照实说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景深微微蹙眉道:“若让我说一句实落话,——你且听我的,别问,也别管,就当什么都不知道的。”

    小唐心中又且惊动,便道: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
    凌景深抬眸看他,缓缓道:“咱们多少年的交情了,这王浣溪又是托你之力……送来相助的,你该明白我不会瞒着你什么,倘若瞒着不说,便是为了你好罢了,免得你瓜田李下,徒惹嫌疑不说,且夹在其中,难做人。”

    小唐越发惊心,亦看了景深片刻,方正色道:“你不必为难,更不必特为了我做些什么,可知咱们交情再好,我也只是想你以公事为重?”

    景深沉吟道:“我自然耽误不了公事,可原本这件公事,也该先跟你透露,大家仔细商量,只可惜……”摇了摇头,抬手便按在眉心处,十分犹豫。

    小唐见他如此为难,便站起身来:“既然如此,罢了,我且去了就是。”

    景深见状,才也站起,道:“且住。”说着走到他的身边,便道:“我是不愿你为难,故而不敢轻易告知,但于公于私,却都该把这件事先告诉你……”

    小唐笑问道:“不是怕我难做、故而不想告诉的?”

    景深点头叹道:“你如今还可笑得出,只怕我把实情告诉你,你便再没笑的心思了。”

    原来,自从王浣溪来至镇抚司,虽说表面上只是陈基从中牵引,但景深又岂能不知,一来王浣溪是应兰风的义女,二来陈基是礼部的人,倘若此事没有小唐的背后授意,陈基是万万不敢私自而为的。

    因此凌景深便正眼打量王浣溪,又问了一番,知道她扶桑话很是平常,但新罗语却是一流,景深思忖一会儿,便明白唐毅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只是见王浣溪这般娇嫩的一个少女,景深生怕不顶用,便故意试了她一番……只先领着她,到诏狱走了一遭儿。

    要知这镇抚司的诏狱,又跟刑部的天牢和大理寺的牢房不同,其阴森可怖,更加比别处厉害些,若是胆小心虚的人,见这般地狱似的场景,只怕即刻就要吓得腿软……

    不料王浣溪虽然害怕的脸上发白,却仍无退缩之意,这也是难能可贵了,因此景深才正经起来,那数日里,王浣溪只留在镇抚司,景深命人着实好生地调教了一番。

    上回景深亲临礼部,曾同小唐说起,要用那移花接木的计策,诈那扶桑的细作,只是找不到合适之人,因此不敢轻举妄动。

    谁知小唐让陈基把王浣溪送来,她又偏会新罗语,倘若让她乔装成新罗人,倒是比舜人更容易取信,何况王浣溪十分年轻,通身的气质又极能骗人的,却正是合适人选。

    调教了数日之后,便把王浣溪关押进那扶桑细作的旁边牢中,自打露面之时,便只是满口的新罗话,捏造了个相应的身份,只说她的兄弟是新罗细作,却给扶桑人效力的,事发后跑了,故而把她关了进来,当作人质罢了。

    又为求逼真,不免打了王浣溪数下,那身上血迹斑斑的,她又生得这样娇嫩,哭起来撕心裂肺,让人一看便心生怜悯。

    那扶桑人起初不以为意,尚且有些警惕,过了几日后,听王浣溪只说新罗语,又百般地哭叫嚷骂,且是这样楚楚可怜的,不免留了心。

    王浣溪因得了景深吩咐,开始之时也不理会那扶桑人,且叫骂之时,时常把他也骂在其中,仿佛受了天大委屈,举世之人都是仇寇。

    那扶桑细作见是这般,早就信了七八分,于无人之时,便主动跟王浣溪搭讪,用生硬的中国话问她到底是犯了何事等等,王浣溪还假装以为他是中国人,复大骂一番……做戏做的十足。

    但凡是开了口,则万事好办了。

    一来是王浣溪资质非凡,二来有凌景深从旁指点,很快地,这扶桑人便对王浣溪这所谓的“新罗细作”起了同病相怜之意,两个人私底下说话,便隐隐透出些端倪来。

    这一日,凌景深先命人把那细作拷问了一番,丢进牢房,王浣溪不免上前,只用新罗话问他如何,才问两句,便被人拉出去……

    到了外间,景深因又叮嘱了几句,末了便道:“浣溪,你忍着些……”便举手按在肩头,微微用力,嗤啦一声,竟是撕破了她的衣裳。

    王浣溪猝不及防,立时厉声尖叫起来,不知他为何如此。

    凌景深不动声色,只低声道:“不错,再骂两声更好。”浣溪一愣,才知道他的意思。

    半晌,狱卒才说笑着,把王浣溪连拉带拖,扔回了诏狱。

    王浣溪再如何狡猾,毕竟也是个年轻女孩儿,虽然知道景深是计策,然而那惊恐毕竟是真的,便掩面大哭。

    那扶桑细作见她衣衫不整,头发散乱,知道发生了什么,等狱卒去了,便上前询问。

    王浣溪大哭了会儿,才颠三倒四地说道:“我不想活了,被这样侮辱,倒不如死了的好。”

    扶桑细作早就信了他们跟自己是一路的,便用半生的新罗话道:“不用着急,只再忍一忍,不多日我们就出头了。”

    王浣溪越发泣不成声,道:“你骗我,我哥哥都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,他都不管我了,我自然是死定了。”

    扶桑细作思忖了会儿,便低声同她说道:“你哥哥是听谁所命的……我并不知情,然而我们在京中也是有大人在的,只要这位大人成了事,连整个大舜都会是我们的。”说到这里,眼中透出狂热之色。

    王浣溪心头一动,便止住泪,道:“你又是胡说,什么大人物,倘若真的有,为什么不早点救我们出去?”

    扶桑细作微笑道:“大人如今不便露面,总之你放心,迟早有一日,会把这些该死的舜人都捏在掌心,他们怎么对待我们,我们就百倍地还回去。”

    王浣溪见他说的信誓旦旦,便又抽噎数声,才复问道:“既然这位大人物有你说的这般厉害,为何我哥哥从未说起过,我们丝毫也不知道?我不信……”说着又哭起来。

    扶桑细作忙道:“大人的身份自然是绝密,连我也是偶然有一次才知道的……”说到这里顿了顿,便靠近王浣溪,几乎贴着耳畔说道:“你虽然不知道大人是谁,但总该知道,这京城内有个姓应的舜国大官……”

    王浣溪听了,陡然色变,差点儿失声叫出来,只瞪圆了眼睛看他。

    这细作却偏偏停口,只含笑说道:“现在你可以信我了么?”

    王浣溪还待再问,这人却再也不肯往下说了。

    原本他两人说话,暗中都有人窥听,然而这细作是贴在耳畔低语,是以潜藏的人自听不见。

    此后凌景深叫人带王浣溪出来,问起那人说了什么,浣溪却矢口否认,并不肯据实相告。

    今儿她偷偷跑回应府,凌景深命人将她带回之后,亲自逼问了一番。

    浣溪起初仍是支吾不肯说,奈何景深自是审讯的高手,又哪里是浣溪这样的女孩儿能抵得住的,何况又加上浣溪私自跑回应府的举止……早让景深有所怀疑,于是旁敲侧击、软磨硬施之下,浣溪到底撑不住,便哭着跟景深吐露了实情。

    此刻景深说罢,便看小唐,道:“你可明白了?我因何不想同你说的原因。——倘若这细作说的是真的,那么,这潜藏京内的扶桑首领,只怕要跟应大人脱不了干系了……”

    小唐深吸一口气,断然道:“这不可能。”又试着问:“会不会是这细作看穿了王浣溪是你们安插的人,故而……”

    景深笑道:“你没见过那丫头哭的模样,若不是我亲自安插的,只怕连我也信了,……你倒是果然慧眼独具,的确给了我一个得力之人。”

    小唐却并无逗趣之心,拧眉想了会儿,道:“那人只说是姓应,也未必是指我岳父,毕竟……应公府内做官儿的多着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