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l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与花共眠(重生) > 第343节
    怀真闻听,眼中不觉涌出泪来,只转开头去,隔了会儿,才忍着哽咽说道:“三爷知道什么?若真知道,昨晚上如何不见回来?”

    小唐便在耳畔低低道:“只因知道,纵然我回来了也是睡书房,跟娘子相望不相亲的,竟比在部里更难熬呢。”

    怀真道:“你原来是记恨着这件?那今日如何又肯回来?”

    小唐不答,只抱着说:“我哪里敢记恨,只怕你见了我……更嫌我罢了,不必说睡书房,只要是怀真开口,纵然叫我睡在这廊下,我也是甘之如饴。”

    这一声声地,竟似微暖的火光,纷纷落在人心上,怀真咬唇道:“谁又嫌你了?反倒是你……”眼中泫然欲滴。

    小唐温声说道:“你乖些可好?你要罚我打我都成,只不许折磨我娘子,可知你折磨她一分,于我身上,便有千分万分?”

    原本小唐也并不是个会蜜语甜言的,只不过对着她之时,每每无端便自心底生出这许多话来,说的也自然自在,这自是用情之深所致。

    怀真听了这许多深慰人心的话,心中的气恼早不知飞到哪里去了,动容之际,便默默地掏出帕子来擦泪。

    不妨正在这时侯,唐夫人过来探望,进门见是这般情形,顿时便道:“这又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此刻小唐忙放开怀真,便在床边垂手站立。

    唐夫人走到跟前儿,仔细一看,却见怀真两只眼睛哭的微红,顿时气不打一处来,便先在小唐身上打了两下,又气又恼地骂道:“你这浑小子,昨儿晚上一夜又是做什么去了?叫怀真一个人独守空房,你竟忍心舍得!如今好歹回来了,一进门又害她哭,你竟是要气死我们娘儿不成!”

    小唐哪里敢做声,只低着头罢了。

    怀真见唐夫人如此,急得翻身下地,道:“不关三爷的事儿,原本是我自己爱哭……太太别责怪他……”

    唐夫人跟小唐见状,早双双地上前来,一个扶住,一个按着,都不许她动。

    谁知怀真因着急,一时又咳嗽起来。

    唐夫人见怀真这般,又怜又恨,便咬牙又对小唐道:“你且看看,是这个模样了,她还是紧护着你!就只看在她这样儿的份上,我也想狠打你一顿……”

    怀真忍着不适,含泪唤道:“太太……”

    唐夫人知道她不受用这话,忙停了口,便哄着说道:“好孩子,我不说了就是了。然而你倒也要保重些身子才好呢?可知如今你不是一个人了?”说了这句,也觉着心酸,便掏出帕子来擦眼。

    小唐见惹了母亲垂泪,当下便跪地,道:“是儿子错了,以后再不敢犯浑。”

    唐夫人斥道:“你又跪着做什么?又要惹怀真心疼不成?我知道你在外头是那等无所不为的,多半呼呼喝喝地惯了,然而在家里头,你且把那刚硬收好了,只仔细照料你媳妇儿,别惹她伤半分心才好。”

    唐夫人说一句,小唐应一句,怀真却禁不住,拉拉唐夫人的衣袖,又唤道:“太太……若还说三爷,我也要给太太跪下了。”

    唐夫人见她眼中含泪,依依看人,着实怜惜,便握住手道:“好孩子,你不必怕,我也都知道……你且放心,自有我给你撑腰呢。”又着实地安抚了一阵子。

    此刻,丫鬟们把熬好了的药送上来。小唐因起身,便亲自捧上前,谁知怀真闻到那气息,很不愿意喝,奈何唐夫人殷殷切切看着,怀真只得勉为其难,强忍着灌了一口。

    唐夫人见小唐知错,怀真又是这样护着,且吃了药,才放心自去。

    怀真早忍不住,笑荷是伺候惯了的,忙拿了漱盂来,竟是吐了才干净。

    复漱了口,净了脸,才喘息平了些,小唐也自洗漱了,便转回来,便只坐在床边儿:“我留下可好?”

    怀真正闭目宁神儿,闻言睁开眼睛,看了他半晌,道:“三爷心里可恼我么?”

    小唐一怔: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怀真道:“因我之故……又害三爷被太太误会着……骂了一番……其实细想起来,只全是我的错儿罢了。”

    小唐忙道:“原本是我不体谅你的心,太太骂的很对,你哪里又有错了?”

    怀真徐徐吁了口气,垂眸道:“三爷明白,我素来不懂朝堂上那些事儿,因此从不多言,昨儿……毕竟是因为看爹爹受了委屈,故而才忍不住向着三爷撒气,实则……我心里也是知道的,三爷行事素来有分寸,更不是我这般无知妇孺能够置喙的,不过是我太任性了……”

    怀真说到这里,不免又咳嗽起来,当时小唐叫她信他,她其实自然是信的,然而到底是气不过应兰风受了委屈,又加上她自个儿身子不适,竟忍不住发作起来,这一场病,未尝不也是有懊悔自责的原因在内。

    小唐上前来仍旧抱住,仔细在她背上抚了两下,才道:“这件事……本来不该一味瞒着怀真,原本是我考虑不周,若是我一早跟你透些口风,你自然也不会这般白白大动肝火,快别咳了,我的心也都像是给你咳出来了。”说着,便又在怀真脸上亲了两下,道:“这般好的怀真给了我,我自然要事事周到,不叫你受一点委屈才是……害得你不快,是我当人夫君的职责有失。”

    怀真听了这般言语,心中竟像是冰消雪融似的,又是想哭,又是想笑,便靠在小唐身上,轻声问道:“你当真不怪我么?”

    小唐抬手,在她缎子似的发上抚过:“我怪我自个儿罢了,何必赖你?何况……怀真是‘无知妇孺’,难道我也是不成?”

    怀真嗤地一声,破涕为笑。

    两人因解释心结,是夜,便仍是和和睦睦,同榻而眠。

    小唐抱着怀真,只觉暖玉温香,叫人爱不释手,此刻想起昨晚上在礼部的那孤冷凄惶,真真儿不可言喻。

    正喜欢感慨中,忽地想起一事,小唐便问道:“那日……在岳父岳母府上,郭建仪离席,是去见你了?”

    怀真不想他提起此事,便应了声“是”。

    小唐又问道:“他送了你那一枝红梅花,你如何竟给了夜雪?”

    怀真更为诧异,抬头看他:“怎么连这个也知道了?”

    小唐一笑:“昔日……他也曾折过肃王府的腊梅给你……自是个有心人,我看夜雪擎着那红梅,便即刻知道是他所为。”

    怀真见他说的越发明白,便不言语,当时她的确是因念这这一宗,虽然她心下无尘,但小唐毕竟是个最有心的,何况先前所言所行之中,也甚是忌惮郭建仪似的……生怕平白多事,因此才给了夜雪罢了。

    不妨怀真虽默然,小唐却道:“你……是怕我多心是不是?”

    怀真垂了眼皮,低低叹道:“如何……什么也瞒不过三爷?”

    小唐轻轻抚过那细细的纤腰,便贴近过来,在怀真唇上轻轻亲了一口:“这个人太长情了……我很不喜欢,亏得我也知道怀真心里只我一个,已容不下别人。”

    怀真怔了怔,便也轻轻搂在他的腰间,不妨这般紧密中,却觉着有些不妥,一时皱了皱眉,又抬眸看他。

    小唐正也有些不自在,被她一看,脸上竟然微红,便道:“不是有意的……”

    怀真也有些含羞,便忍笑不语。

    不料小唐见她这般含羞浅笑,越发消乏不得了……竟更耀武扬威似的起来,此刻竟进退两难,既舍不得放开她,更加无法称心快意……其煎熬难捱,还不如歇在书房里呢。

    怀真也察觉了,便微微道:“怎么更……这般……如何得了?”

    小唐虽不敢造次,到底不是不知变通的,浑身火热间,便垂首在她耳畔低语两句,悄悄密密,旁人难见端倪。

    怀真的脸腾地便红了起来,咬着唇只是摇头,小唐愈发心动,低低求道:“好怀真……且帮我这回……”

    寒夜悄然,雪落无声,似有风吹到窗棂上,沙沙酥响。怀真从未听唐毅这般温声软语相求,瞬间,那心怦怦乱跳,几乎便晕了过去。

    ☆、第 293 章

    话说这日,礼部主事陈基仍去女学教授功课。

    在最初的惨淡情形之后,如今这女学倒是初具规模,先是几位公主家的小郡主有几位便进了女学,如此一来,京内一些权贵世家,陆陆续续,零零散散地也有些许贵女前来。

    期间,太子赵永慕变成了新帝,然而对于女学的初衷却并未改,且并没有如众人开始所料一般弃之。

    起初,优选了几位宫内的女官、嬷嬷等,这些女子或年纪大了,或家中无人依仗,赵永慕便请她们住在女学之中,各自根据本身所能,以为教习管束之职。

    又请了几位品行素来端庄,且又满腹经纶的大儒——先前赵永慕为熙王的时候,来来往往的文人墨客自然不在少数,原本众风流雅士也甚爱他,此时身份又如此尊贵,虽有些人觉着此事难免荒唐,但一来有些违逆不过赵永慕的面子,二来,仗不住他为人甚好,虽不至于强求,但因那种礼贤下士的气度,却叫人折服,无法推卸。

    因此,当时几位赫赫有名、为人敬仰的大儒,如方闲畴、孙敬修、李伯年等人,竟也一一答应任教,这消息传出后,自然让京中众人大惊之余,却也嗅到一丝异样气息……

    众人起初以为太子殿下不过一时兴起罢了,谁知逐渐竟稳扎稳打,并无任何放弃或者轻慢之意,反而召拢了这许多厉害人物,要知道以方闲畴孙敬修等人的身份地位,平日里求着见他们一面儿也是难得,做私塾的教习都是白想的,如今竟去了女学。

    何况宫内出来的那些教习女官们,平常只负责教导皇族公主郡主等,外人纵然有钱也难请的起,倘若女孩儿被教导好了,岂不是……

    因此那些有眼力远见的人家儿,便试着送家中的女孩儿过去,横竖是太子担着干系,便只当是试水罢了,免得若真的是大大地利好之事,等众人都有意之时再行拥挤,岂不是落人下乘了。

    所谓“万事开头难”,经过最初的门可罗雀,如今女学之中,却也有百余多个女学生。

    这些女孩儿,有五六岁的,有十一二的,也有十五六的,宫内的教习嬷嬷们便按照年纪将她们分开调教。这些人,有的来自皇室宗亲,有的是官宦之家,还有一些是贵富之家……

    除了这些家门显赫的姑娘们外,却还另有一些所谓的“闲杂人等”。

    只因赵永慕创这女学,实行的是生员的体统,入学就似入廪,可以在学中吃、住,并不需要家中出力拿钱。

    因此除了那些衣食无忧的贵族小姐们,许多小门小户,甚至是贫贱之家渐渐地风闻,有些有意,有的迟疑,因知道是太子所创,然而入选的都是些贵门小姐,因此不敢贸入,后有一两个人百般打听后,也存着放手一试的心思,经过女官嬷嬷们的考核,因此也留下了几个格外机灵、寒门出身的女孩儿。

    且说这些女孩子,平日里只被圈在府门内宅,纵然逢年过节偶有会客,相见的不过是那一两个人 ,说的也不过是那几句套话,十分地寂寥无趣,哪里似今日这般热闹?

    所见的许多人,形形种种,那容貌性情,般般不同,有的姑娘又且自有涵养才艺,着实令人钦敬喜欢,彼此竟很快地便熟悉起来,众人在一块儿,或者谈论功课,或者切磋才艺,凭着自身兴趣而为,呼朋唤友地行事,气氛竟十分热烈融洽。

    这些人因喜欢女学,回家去之后,自然也百般赞扬,如此一传十、十传百,这名头自然也盛了起来,起初的错愕偏见渐渐淡去,来投女学的遂更多了,暂不必提。

    这一日,陈基自去女学,——他因是同文馆出身,礼部迎来送往的,又素来熟悉四方各国,便专为这些女学生讲述跟舜毗邻的各国之风土人情,以增进眼界之效。

    只因女学之中多半都是些耄耋儒者,自是温和端方,不苟言笑……更是极少似陈基这般的年青教习,且他礼部出身,样貌气质自然也是上乘,因此陈基才来的第一日,便很是惊动了一番。

    然而陈基自是小唐手底行事、素来给小唐调教出来的,年纪虽轻,却不是那等轻薄狂浪之徒,行事大有风范章程。

    几堂课下来,众女学生见这教习虽然言语有趣,举止大方,且又博学,但除上课外,也同样是不肯同众人多说一句,虽然年纪青青,却也有古儒之风,很叫人钦佩,因此那一波众人,心底虽然觉着这陈教习甚好,却各自规规谨谨。

    话说陈基入了女学后,便先去请了那陪堂的嬷嬷,一块儿往学堂中来。

    谁知行到半路,忽地听到旁边柏树之后,有轻声念诵之声,陈基侧耳一听,不免诧异,原来这念诵声,不是中国话,却是半生不熟的扶桑话。

    那嬷嬷见陈基迟疑,便笑道:“主事大人也听见了?是不是很奇异呢?每日里听这丫头叽叽咕咕,起初都以为她疯魔了。”

    陈基笑道:“原本不是疯魔,这说的不是咱们的话。”因听着声音略熟,便歪头看了一眼,望见柏树后那人容颜之时,便挑了挑眉。

    原来陈基毕竟来了这段日子,也早见过了王浣溪,起初只觉着她的样貌眼熟,却因避嫌之故,自不能一味盯着细看,只一扫而过罢了。

    后来无意中,才想起来,这女孩子岂不正是那日……因礼部招贤,她夺关斩将面见唐毅的那什么王曦?当时因小唐二话不说斥她出去,他跟温平两个还深觉惋惜,只是因见王曦哭的那样,自觉有些娘儿气罢了,谁成想到……

    陈基想通这情,哑然失笑,心中盘算了一番,回到礼部,便也并未特意向着唐毅禀明。

    原来陈基早就想通了,当日唐毅斥王浣溪出去,必然也是一下就发现了她的身份,以唐尚书的为人性情,眼底自然是揉不得这样沙子的,但王浣溪入女学这样的大事,且王二小姐又偏是应兰风的义女,唐毅当然不会不知情,然而他并未格外提起此事……

    陈基在他手底多年,如何不懂他的心思,知道提起旧事,只是徒增难看而已,因此竟绝口不提,只当从未发生过。

    且王浣溪必然也认出了他,然而这女孩子却也只当没认出来的,也并未格外搭理,因此陈基便更云淡风轻。

    这会儿,因陈基留意,那嬷嬷便也止步劝说道:“王姑娘,快别在这里耽搁了,回学堂去罢。”

    那边儿王浣溪听了,便歪头看来,忽地看见陈基,双眸一睁,似有话说。

    陈基也不理会,正欲离去,忽听王浣溪道:“陈大人!”

    两个人住脚,就见王浣溪快步出来,向着陈基行了礼,迟疑了会子,才道:“学生有个不情之请。”

    陈基尚未开口,那嬷嬷笑道:“这又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王浣溪急忙说道:“嬷嬷容禀,学生因会新罗语,近来又想修习扶桑语,只是书面上关于扶桑话的书籍太少,听闻礼部的同文馆藏书甚巨,学生因想着……”

    陈基倒是没料到她会有此话,端详了会儿,道:“同文馆虽有不少,只是素不外传。”

    王浣溪面上透出失望之色,陈基一笑,不再多话,随着那嬷嬷自去了。

    这日陈基回到礼部,心中一动,便对唐毅说起此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