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l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与花共眠(重生) > 第267节
    他便笑道:“是么?”

    怀真悄悄地往旁边走开两步,离他远了些,又假意再去打量周围。怀真心想:“这永福宫良久没有人住,德妃自然早就不再了,不然我也不至于竟没听过……然而陈设如此,可见是个得宠之人。只不知此人是何身份,跟德妃又有何关系。”

    怀真心中虽如此想,却不便再问,生怕不留神触怒了此人,怀真便忖度着,小声问道:“承蒙先前相救之恩……这会儿,不知外间的情形是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却听他冷冷说道:“让他们狗咬狗去就是,何必理会。”

    怀真吓了一跳,却不知他所说的“狗咬狗”,指的是谁……这其中一方,自是淑妃跟肃王,另一方,好歹算是成帝,总不会指的其他人罢了,倘若是个宫侍,怎能如此大胆?

    怀真便又小心说道:“若是肃王承继大统,以后舜就变天了,难道你完全不关心?”

    怀真说罢,这人淡声道:“肃王成不了事。”

    怀真本自忐忑,闻言不由精神一振,道:“你如何知道?”

    烛光之中,却见此人身形偏瘦似的,仍是背对着怀真,道:“那老独夫早就猜到他的不臣之心,何况唐毅也不是吃素的,早就安排了应对之策,只是他们想不到,淑妃竟也会亲自下手罢了,差点儿功亏一篑……哼,可不是狗咬狗是什么。”

    怀真听得呆呆地,忽然听他又提“狗咬狗”,且先前还说了小唐,便皱了眉,欲说一句,然而此刻情形晦暗不明,倘若真惹怒了此人,又有何益处?因此怀真只得隐忍不语。

    不料怀真不说话,这人却仿佛猜到她的心意,因道:“怎么,我说唐毅他们是狗咬狗,你不乐意了?”

    怀真见他竟然说破,便鼓足勇气,道:“唐叔叔是为国为民,你如何敢这么说他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这人便嗤嗤冷笑两声,道:“为国为民?难道就没有一己之私?”

    怀真蹙眉道:“肃王谋反,自然是大逆不道,若给这样的人坐了江山,于国于民又有什么好处?你又说什么一己之私?”

    而他冷道:“唐家这数百年屹立不倒,难道只凭你所说的’为国为民’?他们这些权臣,钩心斗角,尔虞我诈,所谋的哪里有那么简单,倘若犯了他们的大忌,什么肃王、熙王……其他的……都可以牺牲毁掉。”说着,便略回头,扫了怀真一眼。

    怀真闻言,紧紧皱眉,这些话,在先前她还不“认得”小唐之前,只怕倒也没什么,如今……竟不能忍听到别人这般说他。然而这个人话语之中,不管是对成帝,肃王还是小唐……都是一视同仁的厌憎口吻,可见这人不属于他们任何一派。

    怀真先前担心的就是他是肃王的人,如今揣摩其意,复略安心。便道:“那你又是何人?”

    这人顿了顿,似又想了片刻,说道:“你可以唤我’阿剑’。”

    怀真本不是问他名字,然而见他这样说了,便道:“原来,是阿剑……先生。”

    阿剑微微歪头,道:“我年纪很大么?”

    怀真一怔,见他的脸在烛光之中,面目模糊,看不出什么年纪来,只是方才看着背影,无端给她一种略苍老之感罢了,于是道:“我委实不知……您的年纪……”

    阿剑笑了笑,忽然抬手在脸颊上轻轻一抚,自言自语般道:“也是……我差些忘了。”

    怀真不明其意,阿剑垂眸想了片刻,便起身往怀真这边儿走来,怀真不由后退,被他一步一步,逼迫着退回了梳妆台前。

    怀真咽了口唾沫,压着心底不安,竭力将声音放的缓和,道:“阿剑……你……你到底是什么人?今晚上……是为救我的么?”

    阿剑站住脚,看了她片刻,道:“别怕,我的确是为了救你而来,至于我是什么人……”他忽地伸手,在怀真的鬓边一拂。

    怀真惊心之余,却忽地觉得眼前一暗,身不由己倒了下去。

    阿剑顺势将她揽住,抱到榻边放平,怀真昏昏沉沉,竭力睁眼看去,却见烛光摇曳中,依稀似见到一张极俊秀清挹的面容,仿佛真切,又似幻象而已,一闪即没。

    怀真再度醒来之时,却听到耳畔有人道:“你且回去,此事不许对任何人提起。”

    另一个人应道:“是。三叔……我……”

    那人道:“不必说了,我知道你尽力了。”

    怀真听出是小唐跟唐绍在说话,忙睁开眼睛,却见风呼啦啦掀开帘子,顿时日影满目,刺得双眼有些生疼,不由微哼了声。

    忽然日影一暗,光线明灭中,有人到了跟前儿,俯身看她,怀真眨了眨眼,唤道:“唐叔叔……”一时反应过来,忙张手要抱他。

    小唐举手将她抱了起来,紧紧搂入怀中,怀真起初只顾欢喜了,竟忘了昨夜的事儿,脸在小唐肩窝里蹭了两下,才蓦地想起来,身子一震,忙松开手。

    小唐见她有异,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怀真呆了呆,道:“昨晚上……”

    小唐凝视着她,怀真忽地又想起方才隐约听见他跟唐绍的话,又想到昨日殿内那场骇人的争斗,一时竟不知先说先问哪一件好。

    小唐打量着她的神情变化,温声道:“别担心,都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怀真复回过神来,道:“昨天……淑妃……绍哥哥没事儿吗?”

    小唐“嗯”了声,道:“他负了伤,然而没有大碍。”

    怀真点头道:“多亏他带人及时赶到,不然的话……含烟姐姐!还有淑妃跟肃王呢?你如何在……”说到这里,才发现自己人在马车中,仿佛不是在宫殿内了。

    小唐见她问起这么多来,便道:“良妃无事,原系中了魇魔法罢了,皇上也被救下了,太医正诊治……淑妃跟肃王都被押下,已经复天下太平。”

    怀真心中果然有无数疑问:“你莫非早就知道会有此事?”

    小唐摇了摇头道:“并没想到肃王竟这么快动手了,差点儿有些猝手不及,我也听绍儿说了宫内的事,幸好你及时拦住了良妃……又阻了淑妃,不然的话,当真给他们放了肃王进宫,可就难办了。”

    怀真愣了会儿神,听到含烟无事,谋逆被平,微微有些心安,蓦地又问:“我爹爹跟娘他们呢?”这种大事,倘若在城中有些刀兵起来,只怕伤及无辜。

    小唐笑道:“无碍,我派人去看过了。”

    怀真这才长长地出了口气,小唐看着她,忽然问道:“昨晚上,你如何去了昔日德妃住的宫中?”

    真真儿的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怀真的心猛地又揪起来,道:“你、你都知道了?”

    小唐凝视着她,略略苦笑。

    原来昨日,肃王府来的人向小唐说了一个惊人的消息:肃王世子竟于昨夜时候离世,然而肃王府却压下此事,秘而不宣,敏丽情知有异,才想方设法,叫人带了这个消息出来。

    小唐听说之后,便料到肃王大概是意有所图,他先去的便是熙王府,赵永慕近日已经能下地走动,小唐见了面,便道:“如今形势不妙,这两日你切勿出外走动,多留意下人,别叫人趁虚而入。”

    熙王色变,道:“可是二哥……”

    小唐道:“只怕是不免的,如今只看何时行事罢了。”又略说几句,便匆匆离去。

    谁知雷霆万钧地,果然便出了事。因兵部是受控于肃王,当夜,原本驻扎在京郊大营的五万大军悄然调动,在黄昏之后,夜幕降临之时,便逼近城下。

    九城畿防却也是肃王的人马,正是凌景深任副指挥使,因此竟并未把此情往上呈报,只等号令一出,便开城门放大军入城。

    再加上淑妃里应外合,此计可谓天衣无缝。

    肃王在黄昏之初便已要入宫,不料宫门紧闭,肃王便只等淑妃在内行事,等候之时,府兵逐渐聚集,九城的人马亦分头而为,肃王等的不耐烦,便欲发号令叫大军入城。

    正在此刻,便见一队人马而来,头前灯笼高悬,写着一个“凌”字,肃王知道是凌景深,定睛细看,却见景深押着一辆马车前来。

    肃王隐隐见马车上是熙王府的令牌,便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会儿马车上前,凌景深下地道:“王爷,微臣把熙王爷请来了。”

    肃王道:“你倒是个急性子。”说话间,熙王赵永慕从马车上下来,蓦地见周围这许多人,便道:“王兄,不是说要入宫见驾,如何这许多人在此?”

    肃王冷笑不语,只道:“你的伤好了?”

    熙王道:“已经好了大半。”

    肃王道:“你觉着,是我派人行刺你的?”

    熙王摇头,蹙眉看着肃王,恳切道:“我如何敢这样想?您毕竟是我的二王兄,我们兄弟三人,大哥已罹难,只剩下你我手足,当要珍惜才是。”

    肃王听了,大笑起来,道:“你不必对我假惺惺的,行刺之事,不是你,就是我,难道还有别人不成?如今已是箭在弦上,你却又说这话?难道是想求饶么?”

    熙王拧眉道:“王兄何出此话!我又为何要告饶?”

    肃王望着他,叹道:“太子在时,我们虽然不能小看你,却也并未就放在心上,没想到你虽看似毫无动作,却竟是这样居心险恶,太子遇伏,父皇只当是我做的,已经很不喜我,这倒也罢了,没想到你又遇刺,好一场苦肉计,让父皇越发待见你,不然的话,立储之事,何必拖延至此?还不都是你一手掌握?”

    熙王拧眉叫道:“二王兄!你误会我了!”

    肃王冷冷觑着他,道:“我跟太子相争,反成全你得渔人之利,若我还不行事,等父皇立你为太子就晚了,是你们逼我如此。”

    熙王一怔,环顾周遭,道:“你……你这是想……逼宫么?”

    肃王笑道:“我的确也熬得够了,倘若败在太子之手,倒也罢了,毕竟这位子是他应该得的,然而若是败在你的手中,却叫我死也不能瞑目。”

    熙王后退一步,摇头道:“哥哥若如此,可就是乱臣贼子了!还请悬崖勒马回头是岸!不然若是给父皇知道了,只怕……”

    肃王淡淡道:“只怕父皇早就知道了。”说着,便冷笑看着熙王。

    两人正说到这里,忽地见天际绽开一朵大红色的烟花,看方向,却是从东城外燃放的。

    肃王笑道:“这江山,我势在必得的,如今查将军已经带五万东郊大营的兵马陈列城外,只要我一声令下……”

    人尽皆知,肃王母妃、也就是淑妃的家族付家,世代带兵,在军中人脉极深,故而如今兵部也都在肃王掌握之下,再加上京内九城的人马……

    熙王惊道:“王兄,你是一意孤行,不肯回头了么?”

    肃王道:“倘若你是我,你又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两个人目光相对,熙王忽然说道:“我不是王兄,然而倘若我是你,我绝不会走到现在这一步。”

    肃王冷道:“哦?死到临头,你还要说什么?”

    熙王道:“王兄纠结这许多兵马,围绕在宫门外,声势如此之大,可知为何竟没有惊动其他人么?”

    肃王一怔,他自恃城外大军跟城中人马,都是自己人,自然万无一失。见熙王如此说,便微微皱眉。

    熙王点点头,忽地又道:“查将军虽然是王兄的人,但论起在军中的威望来,只怕他仍是比不上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肃王闻言,只觉得毛骨悚然,面上却仍不愿露出分毫,反冷笑道:“我竟不知,还有谁人?”

    熙王抬眸相看,眸子竟是极亮,道:“昔日,载于舜史,曾一人灭一国的那个,王兄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肃王身子一晃,忙站住,放眼四顾,见周遭都是自己的人,熙王却是独身一个,肃王便定神,道:“你是说唐毅?他……”眼神之中颇见狐疑。

    熙王略走前一步,低低叹道:“我若是王兄,首先便不会用这种决绝的法子,倘若真的要用,就要先扫除所有引起变数的后患……当初我遇刺,那一箭倒是射得很好,若不是我护着,只怕果然要了他的命了……若要了他的性命,今日他也就不会出城去拦截查将军、坏了王兄的大事了。”

    肃王心头极冷,睁大双眸看着熙王,此刻眸色又是狐疑,又有些骇然:“你……那一箭……”

    熙王也看着肃王,缓缓道:“王兄要说……不是你派人放冷箭的么?我也觉着不像是王兄的手笔,好歹敏丽还在王府里,你不至于就如此无情地射杀了三郎,然而除了王兄,还有有谁想这样一箭双雕?毕竟世子的身子不好,唐府几乎也笼络不住了……索性就把我跟他一了百了是么?”

    肃王极为震惊,却无法出声。

    熙王道:“王兄本来有兵马护身,这已经是最大的筹码,倘若你按兵不动,父皇跟他,未必就会站在我这边儿,怎奈王兄你太过急切,自乱阵脚,自毁前程。”

    肃王浑身发抖,问道:“唐毅果然出城了?”

    熙王淡淡地说道:“当初他在沙罗,不费吹灰之力,说动两国之王,二哥你觉着,查将军比那两国之王如何?”

    此刻,宫内隐隐传来躁动之声,肃王敛了心神,咬牙说道:“你不必在此危言耸听,纵然那五万大军不动,我也绝不会输……倒是你,先要人头落地了……”

    熙王凝视着肃王,道:“二哥是说九城畿防么?”

    肃王眸色一动,喝道:“景深,拿下他。”

    熙王静静站着,凌景深上前,面沉似水,腰间长刀铿然拔出,刀锋所指,却是……肃王。

    那雪亮的一抹刀锋,仿佛能划破沉暗夜色一般,也刺伤肃王双眸。

    肃王瞪向景深,咬牙道:“你?”